一、項目簡介
來咔咔教育致力于公益性教育事業,專注于線上線下融合創新,集資訊、娛樂、知識、教育等多方面功能于一體的師生公益性綜合服務中心為載體,打造少兒文化教育產業鏈,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家校共育的形式,讓家長走進校園,融入校園生活。
二、背景與必要性分析
2.1 項目背景
2.1.1 “十三五”教育規劃要求以新理念引領教育現代化,加強教育公益宣傳,協同營造良好育人生態
國務院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國發〔2017〕4號)中明確指出:以新理念引領教育現代化。要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更高質量、更為多樣教育的需求,優先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學生在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要明顯提高;擴大社會參與,提高教育開放水平,整體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2.1.2 政府發布系列教育政策,積極營造良好家校關系和共同育人氛圍
2017年,教育部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教基〔2017〕9號)中指出:要促進義務教育學校逐步形成“標準引領、管理規范、內涵發展、富有特色”的良好局面,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構建和諧的家庭、學校、社會合作關系,推動學??沙掷m發展。
2.1.3《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要求開展公益宣傳,積極拓展家庭教育活動載體
全國婦聯在《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中指出:積極搭建新媒體服務平臺。繼續在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媒體設立家庭教育專欄、專題,開展公益宣傳,積極拓展家庭教育活動載體。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廣泛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開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以及“書香家庭”“和諧家庭”“廉潔家庭”“綠色家庭”“學習家庭”等各具特色的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引導廣大家庭以德治家、以學興家、文明立家、忠厚傳家。
2.1.4 衢州市實施“三個三、四個一、五大工程”,不斷提升本市教育品質,不斷完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
根據《浙江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衢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衢州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精神,衢州市教育局辦公室在《衢州市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衢教辦計[2017]17號)中明確要求:完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優化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方式,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大力建設校園文化。
2.1.5 衢州市積極融入“杭州教育都市圈”,打造教育合作升級版,繼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創建
杭州都市圈教育專業委員會六地市教育局長會議通過了由衢州市教育局牽頭起草的《杭州都市圈教育合作行動計劃》?!兑巹潯返膶嵤┻M一步推進六地市教育形成規劃共繪、資源共享、教研共促、信息共通、師資共建、質量共興的杭州都市教育圈,進一步提升區域教育整體水平,推動六地市教育協同發展。衢州市積極融入“杭州教育都市圈”,打造教育合作升級版。
2.1.6 衢州市直教育系統積極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動員部署會,促進本市教育教學工作取得更大進步
衢州市直教育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會議特別強調圍繞“教育強,教育質量提升”方向前進。要樹立全面質量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和人的成長成才規律,真正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2 項目實施的必要性
2.2.1 項目的實施積極響應教育“十三五”發展規劃,拓展家校溝通渠道,促進家校共育模式的發展,落實教學新理念
2.2.2 開展豐富多彩的“家校同行”公益活動,推動本地家庭與學校密切配合,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實現“共贏”
2.2.3 通過公益性期刊服務平臺,對接國內外研學資源,拓寬國際教育視野和格局
2.2.4 通過公益性期刊服務平臺,開展職業成長規劃資源對接,樹立學生正確的擇業觀
2.3 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
2.3.1 推動衢州本地家校共育進一步發展,打造教育“環島”
2.3.2 推動家庭和學校成為共同的教育主體
2.3.3 通過師生公益性綜合服務中心,疏通家校共育橋梁
2.3.4 拓展學生的素質教育,促進本地升學率的提升
2.3.5 依托公益性校內期刊平臺,積極展示當代一線教師的價值、榮譽和尊嚴
2.3.6 塑造家校共育品牌,擴大本地教育發展模式的影響力,形成全國示范效應
三、行業與市場分析
3.1 項目市場定位
項目市場客群為衢州本地中小學和全國中小學。
3.2 衢州市中小學學生在校學生數量總體穩定,學校規模有序擴張
圖3-1:2010-2018年衢州市中小學在校人數變化情況(人)數據來源:衢州統計局,智匯+研究院整理
圖3-2:衢州2010年與2018年中小學學校數量變化情況(所)數據來源:衢州統計局,智匯+研究院整理
3.3 全國中小學學生在校人數開始回升,學校數量總體穩定
圖3-3:2010-2018年普通小學在校學生數量?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匯+研究院整理
圖3-4:2010-2018年普通初中在校學生數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智匯+研究院整理
圖3-5:家長在家教共育中缺乏與孩子溝通的意識
數據來源:《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智匯+研究院整理
2、家長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與方法
圖3-6:家長在家教共育中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
數據來源:《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智匯+研究院整理
3.5 家校共育市場中學校缺乏與家長溝通的有效渠道
圖3-7:學校開展的家庭教育活動形式
數據來源:《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智匯+研究院整理
3.6 分析結論
目 錄
第一章 項目總論
1.1 項目概況
- 1.1.1 項目名稱
- 1.1.2 項目根本目的
- 1.1.3項目簡介
1.2 編制依據及編制范圍
- 1.2.1 編制依據
- 1.2.2 編制范圍
1.3 結論建議
1.3.1 結論
1.3.2 建議
第二章 背景與必要性分析
2.1 項目背景
- 2.1.1 “十三五”教育規劃要求以新理念引領教育現代化,加強教育公益宣傳,協同營造良好育人生態
- 2.1.2 政府發布系列教育政策,積極營造良好家校關系和共同育人氛圍
- 2.1.3《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要求開展公益宣傳,積極拓展家庭教育活動載體
- 2.1.4 衢州市實施“三個三、四個一、五大工程”,不斷提升本市教育品質,不斷完善現代學校管理制度
- 2.1.5 衢州市積極融入“杭州教育都市圈”,實現教育合作升級,繼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創建
- 2.1.6 衢州市直教育系統積極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動員部署會,促進本市教育教學工作取得更大進步
2.2 項目實施的必要性
- 2.2.1 項目的實施積極響應教育“十三五”發展規劃,拓展家校溝通渠道,促進家校共育模式的發展,落實教學新理念
- 2.2.2 開展豐富多彩的“家校同行”公益活動,推動本地家庭與學校密切配合,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實現“共贏”
- 2.2.3 通過公益性期刊服務平臺,對接國內外研學資源,拓寬國際教育視野和格局
- 2.2.4 通過公益性期刊服務平臺,開展職業成長規劃資源對接,樹立學生正確的擇業觀
2.3 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
- 2.3.1 推動衢州本地家校共育進一步發展,打造教育“環島”
- 2.3.2 推動家庭和學校成為共同的教育主體
- 2.3.3 通過師生公益性綜合服務中心,疏通家校共育橋梁
- 2.3.4 拓展學生的素質教育,促進本地升學率的提升
- 2.3.5 依托公益性校內期刊平臺,積極展示當代一線教師的價值、榮譽和尊嚴
- 2.3.6 塑造家校共育品牌,擴大本地教育發展模式的影響力,形成全國示范效應
第三章 公益服務目標人群分析
3.1 服務市場定位
3.2 衢州市中小學學生在校學生數量總體穩定,學校規模有序擴張
3.3 全國中小學學生在校人數開始回升,學校數量總體穩定
3.4 家校共育市場中家長意識薄弱
3.5 學校開展的家教共育活動形式單一
3.6 分析結論
第四章 項目介紹
4.1 項目簡介
4.2項目定位
4.3 整體解決方案介紹
4.4 產品服務
- 4.4.1公益性教育刊物
- 4.4.2公益性“互聯網+”教育資訊
- 4.4.3公益性學生成長記錄及規劃
- 4.4.4學校配套服務
4.5 服務亮點
- 4.5.1原創性教育內容,精準市場定位
- 4.5.2核心團隊提高運營效率,降低試錯成本
- 4.5.3與新媒體深度融合,提升發展力
- 4.5.4豐富的教育資源為項目賦能,塑造競爭壁壘
第五章 服務模式
5.1 服務模式
- 5.1.1 服務目標
- 5.1.2 服務客戶細分
- 5.1.3 服務關系
- 5.1.4 服務策略
- 5.1.5 核心資源
- 5.1.6 關鍵業務
- 5.1.7 重要伙伴
5.2 服務流程
第六章 服務規劃
6.1 SWOT分析
6.2 服務總體規劃
6.3 分階段規劃
第七章 組織機構設置
7.1 組織架構
7.2 人力資源配置
- 7.2.1 勞動定員
- 7.2.2 工作制度
- 7.2.3 職工工資福利
- 7.2.4 公益服務員工來源及招聘方案
7.3 公益服務人員培訓
第八章 風險控制
8.1 風險識別與分析
8.2 風險級別識別
8.3 風險防范措施
第九章 結論建議
9.1 結論
9.2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