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簡介
本項目在原有廠房基礎上,新購置生產設備,用于擴大生物質燃料產能,提高秸稈處理量。項目計劃投資300萬元,于2020年1月開始籌備,并于2020年7月投入運行。
二、項目建設背景與必要性
(一)項目建設背景
1、概述:發展生物質能源是我國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方向
我國政府及有關部門對生物質能源利用極為重視,已連續在四個國家五年計劃將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列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開展了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如戶用沼氣池、節能炕灶、薪炭林、大中型沼氣工程、生物質壓塊成型、氣化與氣化發電、生物質液體燃料等,取得了多項優秀成果。
2、產業背景:我國生物質資源種類眾多、儲量巨大,但產業發展嚴重滯后
圖2-1:2013~2020年我國秸稈理論資源量及可收集資源量測算? 數據來源:智匯行業研究院
我國生物質能產業發展嚴重滯后。2018年,我國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為5.8億噸標準煤,僅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12.5%。相較發達地區我國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嚴重滯后。
3、政策背景:近年來國家和河北省大力支持生物質能發展
(1)提出打贏藍天保衛戰和二氧化碳達峰的目標,為可再生能源發展提出新任務
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制定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提出:“展望2050年,能源消費總量基本穩定,非化石能源占比超過一半?!比珖?00座城市制定的二氧化碳2025年前達峰的計劃,都把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重要的措施之一。
(2)國家能源“十三五”專項規劃推動生物質能發展
2017年1月,國家能源局發布《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到2020年,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達到1500萬千瓦。到2020年,全部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將達7.3億噸標準煤,再加上核電,基本上可以確保完成2020年15%的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并為203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20%的目標奠定扎實的基礎。
(3)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大力扶持生物質能發展
《河北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對“十三五”期間,我省可再生能源發展提出了具體目標: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利用總量折標煤約2300萬噸,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由2015年的3.2%提高到2020年的7%,實現翻一番。并提出以南部農業基地和北部林業基地兩大區域為重點,積極推進生物質能規?;_發利用。加快建設承德國家級生物質能供熱示范區,推動各類生物質能資源市場化和規?;?。到2020年,全省生物質發電裝機達到50萬千瓦,力爭推廣成型燃料爐具250萬戶,年應用成型燃料50萬噸。
(二)項目建設必要性
1、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源,增加清潔能源供給
本項目將回收的秸稈加工成生物質顆粒,提供給下游電廠及能源使用企業和個體,對于增加清潔能源供給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2、貫徹落實國家能源政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該項目是對生物質能源政策規劃的積極響應,將為河北省生物質能源發展與應用目標的實現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積極貢獻。
3、助力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助力區域環境質量提升
該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高河北省秸稈生物質能源利用率,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能源浪費和非必要污染。對于響應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有著積極的助力作用,此外,本項目的建設和實施對于保障北京冬奧會空氣質量、對于京津冀地區長期空氣質量的提升都有著重要意義。
(三)社會效益
1、改善空氣質量,提高當地民眾幸福感
2、提供就業崗位,為農民增收創造新途徑
3、產生示范帶動效應,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意識
目? 錄
一、項目背景
(一)生物質能源化利用項目概況
(二)項目承擔單位基本情況和財務情況
二、項目建設背景與必要性
(一)項目建設背景
- 1、概述:發展生物質能源是我國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方向
- 2、產業背景:我國生物質資源種類眾多、儲量巨大,但產業發展嚴重滯后
- 3、政策背景:近年來國家和河北省大力支持生物質能發展
(二)項目建設必要性
- 1、開發利用生物質能源,增加清潔能源供給
- 2、貫徹落實國家能源政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 3、助力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助力區域環境質量提升
三、項目實施優勢
(一)項目定位
(二)項目優勢
- 1、項目符合國家的新能源發展導向,有國家政策的支持
- 2、行業前景廣闊且具有先發優勢
- 3、產品優勢明顯,具有環保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4、項目開發建設條件好
四、項目建設條件及落實情況
(一)項目選址
(二)建設條件
- 1、地理條件
- 2、經濟條件
- 3、人口條件
- 4、交通條件
五、項目組織實施
(一)管理機構
- 1、公司組織架構
- 2、機構職能
- 3、管理經營模式
(二)產品介紹
(三)工藝流程
- 1、原料運輸及儲存方式
- 2、生產工藝流程
- 3、除塵工藝介紹
(四)生產模式
(五)項目支持環節
(六)補助標準
(七)補助方式
(八)項目產出目標
六、項目財務效益、經濟和社會效益評價
(一)投資估算
- 1、估算依據
- 2、估算范圍
(二)財務效益評價
- 1、測算依據
- 2、財務假設
- 3、收入測算
- 4、成本測算
- 5、利潤測算
- 6、現金流量預測
- 7、項目盈虧平衡點與敏感性分析
- 8、財務預測指標及經濟效益分析
(三)經濟效益評價
(四)社會效益評價
- 1、改善空氣質量,提高當地民眾幸福感
- 2、提供就業崗位,為農民增收創造新途徑
- 3、產生示范帶動效應,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意識
七、體制機制建設
(一)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重點工作
(二)健全標準體系,發揮規范引領作用
(三)加強人才建設,提高行業整體水平
(四)加強宣傳培訓,提高社會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