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簡介
公司響應國家及地方發展鋼模板與鋼構件、建筑工業化、環保及供給側改革等政策號召,依托公司多年積累的裝配式建筑技術實力,秉承“安全、綠色、環?!钡陌l展理念,基于公司BIM技術智能化制造鋼模板鋼構件產品、市政構件模具、鋼制橋梁、管涵等金屬模具與金屬構件產品,簡化金屬模具及金屬構件產品的加工制造流程、提高生產效率、節省資源、降低成本,實現金屬模具及金屬構件的生產加工數字化和智能化,促進制造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致力于成為中國金屬模具及金屬構件“研發、生產、銷售”功能的領先科技企業。
BIM技術智能化制造金屬模具及金屬構件系統是基于公司獨立知識產權的圖形引擎和建模技術,整合了經過大數據驗證的眾多智能算法,精心打造的項目級工具,用數字化技術解決工程技術人員在金屬模具及金屬構件專項設計和施工管理過程中的諸多難點,為下游購買方賦能。
本項目提供產品方案將主要應用于建筑、市政、路橋等領域。
本項目擬投資2億元,占地60畝,選址地方開發區,憑借自身獨特的技術優勢和渠道資源,將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一體的智慧金屬模具及金屬構件產業生態。
二、背景與必要性分析
2.1 背景分析
- 2.1.1 “中國制造2025”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
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的戰略文件—《中國制造2025》。文件鼓勵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產方式,全面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智能化水平。文件鼓勵加快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組織研發具有深度感知、智慧決策、自動執行功能的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等智能制造裝備以及智能化生產線,突破新型傳感器、智能測量儀表、工業控制系統、伺服電機及驅動器和減速器等智能核心裝置,推進工程化和產業化。加快機械、航空、船舶、汽車、輕工、紡織、食品、電子等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準制造、敏捷制造能力。到2020年,制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3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范項目運營成本降低5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 2.1.2 裝配式建筑的部品化建材制造產品被列入最新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由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三個類別組成。鼓勵類主要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有利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技術、裝備、產品、行業。限制類主要是工藝技術落后,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和有關規定,禁止新建擴建和需要督促改造的生產能力、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淘汰類主要是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
- 2.1.3 政府頻繁發文要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建筑制造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裝配式建筑是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推動化解過剩產能。
- 2.1.4 交通部鼓勵優先建設鋼結構橋梁
為推進鋼結構橋梁建設,2016年6月,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于推進公路鋼結構橋梁建設的指導意見》(交公路發〔2016〕115號)?!吨笇б庖姟访鞔_,要堅持政策引導、市場為主的推進原則,政府主要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發展技術路線,更好地發揮市場的主動性,有序推進鋼結構橋梁的建設。要選擇條件適宜的項目進行試點、示范,總結經驗,修訂完善相關標準規范,逐步推廣鋼結構橋梁建設。鋼結構橋梁的建設不僅限于新建工程,具備條件的改擴建橋梁、危橋改造等工程也可以采用鋼結構橋梁代替原有的混凝土結構橋梁?!兑庖姟分赋?,要通過五年的努力,使得我國公路行業鋼結構橋梁設計、制造、施工、養護技術基本成熟,技術標準更加完備,新建的特大、大跨徑橋梁以鋼結構為主,新改建工程中的常規橋梁,使用鋼結構橋梁的比例獲得明顯提升。
- 2.1.5 國家加大地下基礎設施建設,鋼構件管涵產業有較好的發展機遇
國家關于“積極推廣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支持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應用管道預制構件產品,提高預制裝配化率”、“推進地下綜合管廊主體結構構件標準化,積極推廣應用預制拼裝技術,提高工程質量和安全水平,同時有效帶動工業構件生產、施工設備制造等相關產業發展”等一系列政策倒向,必將會繼續推進各種形式的預制鋼構件管涵在城市地下管線建設、城市綜合管廊和地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
- 2.1.6 江蘇省不斷健全政策體系,大力推動本省裝配式建筑制造業發展
江蘇省作為全國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省,近年來,不斷通過建立健全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完善裝配式建筑技術和標準體系,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制造業加快發展。
2018年7月,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第0335號提案答復——關于推進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的建議》通知中,明確指出從完善政策措施、培育市場主體和強化技術支撐等方面穩步推動本省裝配式建筑制造業發展。
- 2.1.7 我市加快發展智能裝備產業,打造智能制造高地
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我市強力推進智能制造,把實施智能制造和發揮示范引領作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2.2項目實施的必要性
- 2.2.1 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政策,加快發展智能化鋼構件,助力我國裝配式建筑制造行業由大變強
- 2.2.2 大力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
- 2.2.3 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對本地環境的污染,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 2.2.4 推動構件在市政橋梁管涵領域的應用,促進鋼構件建設成為行業共識
- 2.2.5 抓住江蘇省對裝配式建筑產業的扶持政策,促進江蘇建材產業跨越式發展
- 2.2.6 融入南通市智能化裝備制造發展方向,助力打造“智造南通”品牌
三、行業與市場分析
3.2 裝配式建筑制造業發展底層驅動因素
- 3.2.1 政策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制造業發展
2016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建設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緊接著2017年年底,住建部印發通知,使得裝配式建筑制造從試點示范走向全面推廣階段,步入高速發展時代,這也為鋼模板裝配式建筑制造發展迎來了歷史發展機遇期。
- 3.2.2 我國城鎮化率不斷上升,進一步刺激對鋼模板裝配式建筑制造材料的需求
通過數據硏究發現,我國城鎮化率由1990年的26.41%,到2018年底已達到59.58%,這一增長速度,為裝配式鋼模板的快速發展及合同訂單增長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從國家產業政策來看,繼續加大新型城鎮化建設依然是一個重要戰略,因此這將持續推動裝配式鋼模板行業發展。
圖3-1:2012-2019E國內城鎮化率增長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 3.2.3 基礎設施投資將直接促進鋼結構的市場需求
3.3 裝配式建筑制造行業發展整體態勢較好
- 3.3.1 行業市場規??焖僭鲩L
近年來,我國建筑業又向產業現代化目標進一步邁進,裝配式建筑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行業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826億元快速增長到2018年的6532億元,2013-2018年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1.2%。在國家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材料普及的政策下,預計2020年,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行業發展前景向好。
?圖3-2:2013-2020E年我國裝配式建筑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 數據來源:前瞻經濟學人
- 3.3.2 裝配式建筑面積逐年增長且區域分布較集中
隨著各地積極推進裝配式建筑項目落地,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筑規模不斷壯大。據統計,2013-2018年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逐年增長,從2013年的3738萬平方米增長到2018年的19218萬平方米,五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8.7%。預計2020年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將達到2.5億平方米。
圖3-3:2013-2020E年國內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增速及預測? ? 數據來源:前瞻經濟學人
圖3-4:2018年裝配式建筑項目區域分布情況占比(%)? ?數據來源:前瞻經濟學人
3.4 鋼結構是裝配式建筑制造行業的發展趨勢
- 3.4.1 PC與鋼結構為裝配式建筑主要類別
現階段裝配式建筑主要包括混凝土結構(PC)、鋼結構、現代木結構三大結構體系。其中,PC與鋼結構為目前裝配式建筑中的主流體系。從2016年住建部推行的119個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來看,混凝土結構占比最大達46%,其次為裝配式鋼結構,占比16%。而裝配式木結構由于在我國應用范圍較小,占比僅有3%。
圖3-5:2016年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分類占比(%)數據來源:通過2016年住建部推行的119個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整理
- 3.4.2 鋼構件裝配式建筑優勢突出
由于裝配式建筑的構件由工廠生產線生產,構件就是標準化的產品,質量比在現場生產更有保證,而運到現場就可以直接進行安裝,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能有效縮短項目建造工期。
以美國為例,目前美國有66%的項目在運用了預制/模塊化的建造方式后實現了工期的縮短;其中,工期縮短4周以上的項目占比高達35%。而我國目前的鋼結構建筑可較傳統現澆結構減少1/3的工期。
圖3-6:國內鋼構件縮短工期狀況? ? 數據來源:前瞻經濟學人
相對于混凝土結構體系,鋼結構建筑具有“輕、快、好、省”的優點,而更受市場歡迎,使得其廣泛應用于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具體體現在:鋼結構構件輕巧,便于吊裝;鋼結構構件為工廠化生產,結構裝配率更高,現場施工周期更短;抗震性能優異,得房率較高;結構自重較輕,節省材料與基礎工程造價,構件設計標準化情況下造價更低。
項目 | 鋼結構 | 預制混泥土結構 |
構件重量 | 構件相對較輕,吊裝機械要求較低 | 構件較重,吊裝機械要求高 |
構件連接 | 螺栓、焊接 | 節點現澆、套筒灌漿等 |
施工工序 | 無需等待混凝土樓板凝固即可進行上一層施工,混凝土樓板施工與鋼結構施工可交叉作業 | 必須等下一層的混凝土達到預定強度才可以進行上一層的施工 |
預制性 | 構件可在工廠提前生產,用標準化零件/材料組合而成,標準化程度高 | 可預制構件,但每個PC項目均具有特殊性(構件配筋),標準化程度低 |
表3-1:鋼結構與預制混凝土結構(PC)對比
3.6 鋼構件裝配建筑應用廣泛,市場空間大
- 3.6.1 鋼構件在房屋建筑行業中的應用空間及規模估計
1、建筑業房屋新施工面積快速上升,鋼構件建筑施展空間大
自2016年一季度以來至2018年,建筑業企業景氣指數從98.0升至112.2,建筑業企業家信心指數從98.4升至115.0。在固定資產投資下滑趨勢逐漸平緩、新簽合同額增速漸暖的形勢下,行業景氣度及企業家信心均有所回升。
2018年,我國房屋新開工面積為20.9億平方米,增長17.2%。增速連續三年保持增長。2015-2018年三年期間房屋新開工面積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0.60%。預計2021年建筑業房屋新開工面積將達到24.8億平方米,未來三年房屋新開工面積將以5.89%的速度保持增長。
圖3-7:2010-2021E年國內建筑業房屋新開工面積及預測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建筑業協會,國家統計局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系列報告之十—“四經普”》的數據顯示,2018年,房屋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41117億元,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8.5%,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2025年將達到30%,房屋建筑業產值按5%速度增長,則根據測算,到2020年中國裝配式建筑產值為2.22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6.1%;到2025年中國裝配式建筑產值為4.67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1.4%。
圖3-8:裝配式房屋建筑市場產值預測
數據來源:統計局,住建部,GEPResearch(全國房屋新建建筑面積增速按7%測算,房屋建筑業產值按5%速度增長)
2017年中國裝配式建筑以混凝土裝配式為主,占比約為90%,鋼結構裝配式約占8%,其他方式約占2%;相應裝配式建筑混凝土、鋼結構、其他裝配式產值分別為:1萬億元、900億元、200億元。預計2020年末,混凝土裝配式占比下降至85%,鋼結構裝配式上升至10%,其他方式占5%。則測算出2020年混凝土裝配式建筑產值1.92萬億元、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產值2300億元、其他裝配式建筑產值1100億元。
目? 錄
第一章 項目總論
1.1 項目簡介
- 1.1.1 項目名稱
- 1.1.2 項目性質
- 1.1.3 項目選址
- 1.1.4 項目建設內容與規模
- 1.1.5 建設進度
- 1.1.6 項目投資估算
- 1.1.7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2 目編制范圍與編制依據
- 1.2.1 編制依據
- 1.2.2 編制范圍
1.3 結論與建議
1.3.1 結論
1.3.2 建議
第二章 背景與必要性
2.1 背景分析
- 2.1.1 “中國制造2025”以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
- 2.1.2 裝配式建筑的部品化建材制造產品被列入最新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 2.1.3 政府頻繁發文要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建筑制造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 2.1.4 交通部鼓勵優先建設鋼結構橋梁
- 2.1.5 國家加大地下基礎設施建設,鋼構件管涵產業有較好的發展機遇
- 2.1.6 江蘇省不斷健全政策體系,大力推動本省裝配式建筑制造業發展
- 2.1.7 南通市加快發展智能裝備產業,打造智能制造高地
2.2項目實施的必要性
- 2.2.1 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政策,加快發展智能化鋼構件,助力我國裝配式建筑制造行業由大變強
- 2.2.2 大力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推動裝配式建筑行業發展
- 2.2.3 有效降低建筑施工對本地環境的污染,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 2.2.4 推動構件在市政橋梁管涵領域的應用,促進鋼構件建設成為行業共識
- 2.2.5 抓住江蘇省對裝配式建筑產業的扶持政策,促進江蘇建材產業跨越式發展
- 2.2.6 融入南通市智能化裝備制造發展方向,助力打造“智造南通”品牌
2.3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
- 2.3.1 帶動相關鋼模板裝配式建筑企業集聚江蘇,進一步增強江蘇省制造業競爭力
- 2.3.2 引領本省建材工業向綠色建材方向發展,助力本省綠色建筑加速推進
- 2.3.3 帶動本地人口積極就業,緩解就業壓力
- 2.3.4 促進本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增加地方政府稅收
第三章 行業與市場分析
3.1 行業分類及主要監管部門
3.2 裝配式建筑制造業發展底層驅動因素
- 3.2.1 政策大力推動裝配式建筑制造業發展
- 3.2.2 我國城鎮化率不斷上升,進一步刺激對鋼模板裝配式建筑制造材料的需求
- 3.2.3 基礎設施投資將直接促進鋼結構的市場需求
3.3 裝配式建筑制造行業發展整體態勢較好
- 3.3.1 行業市場規??焖僭鲩L
- 3.3.2 裝配式建筑面積逐年增長且區域分布較集中
3.4 鋼結構是裝配式建筑制造行業的發展趨勢
- 3.4.1 PC與鋼結構為裝配式建筑主要類別
- 3.4.2 鋼構件裝配式建筑優勢突出
3.5 項目市場客群定位
3.6 鋼構件裝配建筑應用廣泛,市場空間大
- 3.6.1 鋼構件在房屋建筑行業中的應用空間及規模估計
- 3.6.2 鋼構件在市政橋梁建筑行業中的應用空間及規模估計
3.7 分析小結
第四章 項目介紹
4.1 項目名稱
4.2 項目建設單位
4.3 項目簡介
4.4 產品種類及工藝介紹
4.5 建設業態
第五章 商業模式
5.1 商業模式
- 5.1.1 價值目標
- 5.1.2 客戶細分
- 5.1.3 客戶關系
- 5.1.4 渠道策略
- 5.1.5 核心資源
- 5.1.6 關鍵業務
- 5.1.7 重要伙伴
- 5.1.8 成本結構
- 5.1.9 收入來源
5.2 運營模式
- 5.2.1 采購模式
- 5.2.2 生產模式
- 5.2.3 銷售模式
- 5.2.4 環境保護
第六章 戰略規劃
6.1 總體策略
6.2 具體策略
- 6.2.1 品牌發展計劃
- 6.2.2 營銷發展計劃
- 6.2.3 技術研究計劃
- 6.2.4 人力資源發展計劃
- 6.2.5 財務計劃
第七章 營銷策略
7.1 總體策略
7.2 產品策略
7.3 渠道策略
7.4 價格策略
第八章 項目選址
8.1 項目選址
8.2 建設條件
- 8.2.1 地理條件
- 8.2.2 交通條件
- 8.2.3 自然資源
- 8.2.4 科教資源
- 8.2.5 社會經濟條件
8.3 選址可行性分析
第九章 項目建設內容及實施進度
9.1 建設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 9.1.1 指導思想
- 9.1.2 基本原則
- 9.1.3 工程設計依據
9.2 設計產能及建設內容
- 9.2.1 設計產能
- 9.2.2 建設內容
9.2 項目實施進度
第十章 項目管理
10.1 招投標管理
10.2 資金管理
10.3 建設管理
- 10.3.1 工程監理
- 10.3.2 質量管理
- 10.3.3 進度控制
- 10.3.4 合同管理
- 10.3.5 項目協調
- 10.3.6 竣工驗收
- 10.3.7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第十一章 環境保護
11.1 環保綜述
11.2 環境條件調查
- 11.2.1 大氣環境質量現狀
- 11.2.2 水環境現狀
- 11.2.3 聲環境現狀
11.3 影響環境因素分析及主要環境影響
- 11.3.1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情況及影響
- 11.3.2 運營期污染物排放情況及影響
11.4 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 11.4.1 環保原則
- 11.4.2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11.4.3 運營期污染防治措施
11.5 環境評價與保護結論
第十二章 節能與消防
12.1 節能設計
- 12.1.1 節能設計依據與合理用能標準
- 12.1.2 項目節能分析
- 12.1.3 節能措施和節能效果
12.2 消防設計
- 12.2.1 設計依據
- 12.2.2 消防措施
- 12.2.3 火災報警系統
- 12.2.4 滅火系統
- 12.2.5 消防知識教育
第十三章 安全勞動與衛生
13.1 設計依據和相關標準
13.2 主要危害因素及安全措施
- 13.2.1 有毒有害物品的危害
- 13.2.2 危險性作業的危害
- 13.2.3 安全措施方案
13.3 勞動衛生
- 13.3.1 衛生
- 13.3.2 照明
第十四章 組織機構設置
14.1 組織架構
14.2 人力資源配置
- 14.2.1 勞動定員
- 14.2.2 工作制度
- 14.2.3 職工工資福利
- 14.2.4 員工來源及招聘方案
14.3 人員培訓
- 14.3.1 領導干部培訓
- 14.3.2 技術人員培訓
第十五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5.1 投資估算依據及范圍
- 15.1.1 估算依據
- 15.1.2 估算范圍
15.2 投資估算
15.3 資金籌措計劃
第十六章 項目經濟效益測算
16.1 測算依據
16.2 財務假設
16.3 財務測算
- 16.3.1 收入預測
- 16.3.2 成本費用預測
- 16.3.3 利潤預測
- 16.3.4 現金流量預測
16.4 財務預測指標與經濟效益分析
16.5 敏感性分析
第十七章 風險分析
17.1 市場風險
17.2 技術與工程風險
17.3 產品質量風險
第十八章 結論與建議
18.1 結論
18.2 建議
附表
附表1:項目建設估算詳表
附表2:收入預測詳表
附表3:總成本費用預測詳表
附表4:利潤預測詳表
附表5:現金流量預測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