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調節技術項目節選

一、項目簡介

公司響應國內農業防災增產、城市宜居建設等人工氣象調節技術需求的緊迫性,依托美國公司提供的技術積累,以全球領先的天氣人工干預解決方案供應商為發展目標,堅持引進吸收與自主研發相結合的技術發展道路,因地制宜的掃清地方天氣帶來的經濟發展障礙,致力于為政府及企業提供最專業的天氣改善解決方案,助力地方經濟綠色發展。

氣象調節技術項目節選

本項目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可用于:市政環保單位預防/減輕霧霾,森林消防單位抑制森林火災,農業部門調節降水,軍民機場減少霧氣影響起降,水庫蓄水調節,調節雨季多洪澇災害地區降水,干旱地區增加降雨量等多種場景。

本項目一期擬投資2億元,占地30畝,將在地方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售后培訓”一體的氣象調節產業鏈生態。

二、背景與必要性分析

2.1 背景分析

  • 2.1.1 “十三五”期間著力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相適應的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關鍵時期,面臨諸多新形勢、新任務與新挑戰。

2016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國辦發〔2016〕104號)的通知。文件指出正確處理防災減災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努力實現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著力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相適應的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保障?!兑巹潯窂目茖W減災、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和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建設新時期的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

  • 2.1.2 科技部鼓勵推進氣象災害技術應用示范與推廣

科技創新是支撐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關鍵和基礎?!笆濉逼陂g需要進一步加大防災減災科技投入,以防災減災業務需求為導向,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防災減災創新鏈、業務鏈,開展重點研發。

目前,我國存在高新技術應用與儀器設備制造等方面嚴重落后問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自然災害防災減災救災關鍵儀器與裝備創新不足,關鍵技術、技術系統及技術平臺的模型化、標準化、產品化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明顯,關鍵儀器、裝備大量進口,關鍵傳感器等沒有自主知識產權。

2017年5月,科技部印發《“十三五”綜合防災減災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國科辦社(2017)39號)通知。文件要求以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為目標,提升災害風險治理能力。以科技創新為手段,結合我國防災減災的特殊要求,遏制重大自然災害風險上升的趨勢,提升災害應對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以關鍵共性技術創新推動防災減災信息服務社會化和國家防災減災業務工作平臺技術升級,推動各級政府重大自然災害防范與應對能力以及全社會防災減災能力提升,推動構建災害彈性社會,促進社會經濟安全、可持續發展。

文件要求進一步推進防災減災技術應用示范與推廣。配合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的實施,在自然災害高發區和高風險區、連片貧困地區等開展防災減災應用示范、技術推廣,構建重大自然災害風險數據庫和風險信息服務平臺技術。

  • 2.1.3 農業部加快提升農業技術水平,增強對氣象災害的防控能力

氣象條件是農業生產很重要的因素,對于農業生產影響最大的就是各種的氣象災害。近年來我國的環境問題不斷加重,這就造成了氣候不斷地惡化,氣象災害頻發,給農業生產帶來了非常嚴重的損失。我國也是世界農業大國,因此做好氣象災害方面的工作對于農業生產必不可缺。

為更好指導“十三五”農業科學技術事業發展,充分發揮科技對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引領作用,2017年1月,農業部發布《“十三五”農業科技發展規劃》(農科教發(2017)4號)通知。文件主要從基礎性研究和技術開發兩個方向加強我國農作物災害防控能力。

在基礎性工作方面,文件鼓勵建立農業氣象災害和有害生物災害立體實時監測體系平臺、動態預警和精準災損評估平臺;鼓勵研發構建農業氣象災害綜合防御與災后補救以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綜合治理技術體系與技術服務平臺。

在技術開發層次,開展農業有害生物和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網絡和系統的核心技術及其設備的研發;開展草原防災減災技術和氣候變化帶來的突發自然災害的預警與應對技術。

  • 2.1.4 國務院從戰略層面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力度,保障群眾身體健康

大氣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事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當前,我國大氣污染形勢嚴峻,以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為特征污染物的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社會和諧穩定。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推進,能源資源消耗持續增加,大氣污染防治壓力繼續加大。

  • 2.1.5 我國機場受大霧天氣影響頻繁

2019年2月,民航局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全年航班正常率達80.13%,為2010年以來最高水平;機場放行正常率82.94%,始發航班起飛正常率82.51%,航班平均延誤時間為15分鐘。天氣原因是造成航班延誤的主要原因。

霧霾本身屬于由氣象和人為引發的惡劣天氣,會造成航班不夠飛行標準,由此造成機場多架次航班被取消也時有發生。霧霾其最大的影響即能見度降低,從而影響航班起降。在霧霾天氣下,飛行員的視線受阻,安全裕度會下降。在機場啟動了低能見度運行程序后,飛機起降的頻次會大大減少。2019年10月16日,就因霧霾籠罩首都機場造成256架次航班取消。

2.2 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分析

  • 2.2.1 積極響應“十三五”防災減災規劃,助力新時期國家防災減災體制機制完善
  • 2.2.2 提升城市應對氣象災害的能力
  • 2.2.3 完善農村氣象災害防御機制,保障農業安全生產
  • 2.2.4 積極落實大氣治理方案,助力“健康中國2030”工程
  • 2.2.5 保障航班安全運行,提高人們出行效率

2.3 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

  • 2.3.1 提高農業應對氣象災害的能力,保障農業生產
  • 2.3.2 消除天然和人為霧霾,打造“天藍”民生工程
  • 2.3.3 加強國際間氣象災害治理技術合作,加快我國現代化氣象災害體系建設
  • 2.3.4 完善智慧氣象調節方案,加快智慧城市建設進程

三、行業與市場分析

3.1 氣象服務行業發展底層驅動因素

  • 3.1.1 “十三五”期間積極提高氣象防災減災保障能力,打造智慧氣象格局

《全國氣象發展“十三五”規劃》,全面提升氣象預報預測預警水平,不斷提高開發利用氣候資源能力,構建智慧氣象,建設具有世界 先進水平的氣象現代化體系。

  • 3.1.2 信息技術與氣象領域深度融合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發展,現代信息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融入人們的生活日常,信息化在各領域呈現明顯的“智慧”特征;放眼全球,信息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應用實踐,正推動氣象科學與技術更緊密交融,推動氣象業務與服務更加交互。

  • 3.1.3 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氣象服務逐漸完善
  • 3.1.4 各地積極開展氣象為農服務

3.2 氣象服務行業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與提升。在這個契機下,氣象服務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從這兩年的市場規模發展來看,氣象服務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之中,2018年國內氣象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為137.8億元,同比增長10.3%;2012-2018年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13.8%。

氣象調節技術項目節選

圖3-1:2012-2021E年國內氣象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增速及預測? ?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在5G技術逐漸走向成熟條件下,預計2021年國內氣象服務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95.1億元,未來三年期間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2.3%。據中國氣象協會估算,未來2025年中國氣象服務產業規??蛇_3000億元,行業市場潛力巨大。

3.3 項目目標市場定位

項目目標市場客群以國內地方政府和大型企業為主。

3.4 霧霾深鎖我國百余城市,大氣治理市場需求大

氣象調節技術項目節選

圖3-2:2018年全國338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城市數不足四成? ?數據來源:生態環境部《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氣象調節技術項目節選

圖3-3:2018年我國338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級別比例(%)? 數據來源:生態環境部

氣象調節技術項目節選

圖3-4:華北地區城市全年空氣污染指數較高? ?數據來源:生態環境部

3.3 項目目標市場定位

項目目標市場客群為對藥妝品有需求的C端群體。

3.4 藥妝市場消費者特征分析

氣象調節技術項目節選圖3-9:消費者對藥妝的認知(%)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

氣象調節技術項目節選

圖3-10:消費者品牌知曉度? 數據來源:智研咨詢

氣象調節技術項目節選

圖3-11:消費者購買藥妝考慮因素? 數據來源:博思數據研究中心

3.5 項目市場規模預測

我們以《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數據為參考。2018年,全國主要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121個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217個城市環境空氣不達標,所占比例為64.2%,以此類推,二三線城市數量技術龐大,且涉及的農業、機場等企事業單位數量眾多,項目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3.6 分析小結

近年來,氣象服務業在政策利好的大環境下保持高速發展。2018年國內傳統氣象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為137.8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穩定,這為新興高新氣象調節服務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想象空間。

目? 錄

第一章?? 項目總論

1.1?? 項目簡介

  • 1.1.1 項目名稱
  • 1.1.2 項目性質
  • 1.1.3 項目選址
  • 1.1.4 項目建設內容與規模
  • 1.1.5 建設進度
  • 1.1.6 項目投資估算
  • 1.1.7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2?? 目編制范圍與編制依據

  • 1.2.1 編制依據
  • 1.2.2 編制范圍

1.3結論與建議

  • 1.3.1 結論
  • 1.3.2建議

第二章 背景與必要性分析

2.1 背景分析

  • 2.1.1 “十三五”期間著力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相適應的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
  • 2.1.2 科技部鼓勵推進氣象災害技術應用示范與推廣
  • 2.1.3 農業部加快提升農業技術水平,增強對氣象災害的防控能力
  • 2.1.4 國務院從戰略層面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力度,保障群眾身體健康
  • 2.1.5 我國機場受大霧天氣影響頻繁

2.2 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分析

  • 2.2.1 積極響應“十三五”防災減災規劃,助力新時期國家防災減災體制機制完善
  • 2.2.2 提升城市應對氣象災害的能力
  • 2.2.3 完善農村氣象災害防御機制,保障農業安全生產
  • 2.2.4 積極落實大氣治理方案,助力“健康中國2030”工程
  • 2.2.5 保障航班安全運行,提高人們出行效率

2.3 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

  • 2.3.1 提高農業應對氣象災害的能力,保障農業生產
  • 2.3.2 消除天然和人為霧霾,打造“天藍”民生工程
  • 2.3.3 加強國際間氣象災害治理技術合作,加快我國現代化氣象災害體系建設
  • 2.3.4 完善智慧氣象調節方案,加快智慧城市建設進程

第三章 行業與市場分析

3.1 氣象服務行業發展底層驅動因素

  • 3.1.1 “十三五”期間積極提高氣象防災減災保障能力,打造智慧氣象格局
  • 3.1.2 信息技術與氣象領域深度融合
  • 3.1.3 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氣象服務逐漸完善
  • 3.1.4 各地積極開展氣象為農服務

3.2 氣象服務行業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3.3 項目目標市場定位

3.4 霧霾深鎖我國百余城市,大氣治理市場需求大

3.5 氣象服務延伸市場及潛力分析

  • 3.5.1 農業生產領域應用天氣調節系統需求將放量
  • 3.5.2 航空機場對驅霧系統需求呈現剛性

3.6 項目市場規模預測

3.7 分析小結

第四章 項目介紹

4.1 項目名稱

4.2 項目建設單位

4.3 項目簡介

4.4 項目定位

4.5 產品機理

4.6 業態服務

4.7 項目優勢

4.7 落地進展

第五章 商業模式

5.1 商業模式

  • 5.1.1 價值目標
  • 5.1.2 客戶細分
  • 5.1.3 客戶關系
  • 5.1.4 渠道策略
  • 5.1.5 核心資源
  • 5.1.6 關鍵業務
  • 5.1.7 重要伙伴
  • 5.1.8 成本
  • 5.1.9 收入

5.2 運營模式

  • 5.2.1 運營標準
  • 5.2.2 運營流程

5.3 盈利模式

  • 5.3.1 生產規模提升
  • 5.3.2 研發創新
  • 5.3.3 服務開發

第六章 戰略營銷

6.1 SWOT分析

6.2 總體規劃

6.3 分階段戰略

  • 6.3.1 階段一:立足核心區域、夯實基礎,核心技術切入市場
  • 6.3.2 階段二:模式復制、規模擴張、建立競爭優勢
  • 6.3.3 階段三:輻射全球、品牌塑造、打造智慧生態系統

6.4 營銷策略

  • 6.4.1 產品策略
  • 6.4.2 渠道策略
  • 6.4.3 價格策略

6.5 戰略保障措施

  • 6.5.1 組織結構保障
  • 6.5.2 企業文化保障
  • 6.5.3 品牌影響保障

第七章 項目選址

7.1 項目選址

7.2 建設條件

  • 7.2.1 地理條件
  • 7.2.2 交通條件
  • 7.2.3 自然資源
  • 7.2.4 社會經濟條件
  • 7.2.5 社會事業

7.3 選址可行性分析

第八章 建設內容

8.1 建設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 8.1.1 指導思想
  • 8.1.2 基本原則

8.2 主要建設內容

8.3 項目實施進度

第九章 環境保護

9.1 環保綜述

9.2 環境條件調查

  • 9.2.1 大氣環境質量現狀
  • 9.2.2 水環境現狀
  • 9.2.3 聲環境現狀

9.3 影響環境因素分析及主要環境影響

  • 9.3.1 施工期污染物排放情況
  • 9.3.2 運營期污染物排放情況
  • 9.3.3 施工期主要環境影響
  • 9.3.4 運營期主要環境影響

9.4 環境污染防治對策

  • 9.4.1 環保原則
  • 9.4.2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9.4.3 運營期污染防治措施
  • 9.5 環境評價與保護結論

第十章 節能與消防

10.1 節能設計

  • 10.1.1 節能設計依據與合理用能標準
  • 10.1.2 項目節能分析
  • 10.1.3 節能措施和節能效果

10.2 消防設計

  • 10.2.1 設計依據
  • 10.2.2 消防措施
  • 10.2.3 火災報警系統
  • 10.2.4 滅火系統
  • 10.2.5 消防知識教育

第十一章 安全勞動與衛生

11.1 設計依據和相關標準

11.2 主要危害因素及安全措施

  • 11.2.1 有毒有害物品的危害
  • 11.2.2 危險性作業的危害
  • 11.2.3 安全措施方案

11.3 勞動衛生

11.3.1 衛生

11.3.2 照明

第十二章 組織機構設置

12.1 組織架構

12.2 人力資源配置

  • 12.2.1 勞動定員
  • 12.2.2 工作制度
  • 12.2.3 職工工資福利
  • 12.2.4 員工來源及招聘方案

12.3 人員培訓

12.3.1 領導干部培訓

12.3.2 技術人員培訓

第十三章 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3.1 投資估算依據及范圍

  • 13.1.1 估算依據
  • 13.1.2 估算范圍

13.2 投資估算

13.3 資金籌措計劃

第十四章 項目經濟效益測算

14.1 測算依據

14.2 財務假設

14.3 財務測算

  • 14.3.1 收入預測
  • 14.3.2 成本費用預測
  • 14.3.3 利潤預測
  • 14.3.4 現金流量預測

14.4 財務預測指標與經濟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 風險分析

15.1 產品質量風險

15.2 技術風險

15.3 資金風險

15.4 人才風險

第十六章 結論與建議

16.1 結論

16.2 建議

附表

附表1:項目建設投資估算詳表

附表2:收入預測詳表

附表3:總成本費用預測詳表

附表4:利潤預測詳表

附表5:現金流量預測詳表

某月子會所項目 商業計劃書

某月子會所項目

項目名稱:某月子會所項目 項目地址:深圳 項目背景:        伴隨著80、90后婚育高峰期的來臨,新生代父母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健康意識持續增強,愈發重視產...
匿名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填寫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