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述語言上混亂不清晰,廢話多的冗長計劃書(簡明語言+圖表說明);
- 商業計劃顯得非常不專業,例如缺乏應有的基礎數據,分析過于簡單;或數據沒有說服力,拿出一些與產業標準相去甚遠的數據;
- 沒有強有力執行團體的項目計劃書;
- 只有創意,沒有實際經驗與沒有細節的項目計劃書;
- 計劃目標界定不明或難以衡量目標執行的項目計劃書;
- 大篇幅描述市場和環境,到后面才講清楚公司的業務類型和目標;
- 過于強調技術的先進性或產品服務的創意,而忽略執行方面,未能清楚地解釋商業機會與執行能力,以為“功到自然成”;
- 計劃書中有很多口號,而為達到目標所制定的策略與戰術卻描述不多;
- 強調面臨的市場容量或生產能力,卻沒說清楚怎樣銷售自己的產品:只有銷售目標,沒有實現銷售目標的具體計劃;
- 強調過往成就,卻不能令人信服地說明保持將來可持續競爭優勢的策略方法;
- 過于強調依賴某一大公司的供銷關系,使投資者很擔心過于依賴單一戰略合作伙伴帶來的巨大風險;
- 管理團隊的實力言過其實,或聲稱:若獲得投資,某某名人將加入本公司;
- 對市場導入和團隊協助的描述沒有說服力;
- 生產與營銷實施方案或不作涉及,或一筆帶過;
- 低估競爭對手的實力,或者干脆說沒有競爭對手;對競爭沒有清醒的認識,忽視競爭威脅;
- 對市場和競爭對手的描述缺乏具體資料和數據;
- 對經營困難及風險預計不足,過于樂觀;
- 市場規模太小,偶然的階段性市場,或市場容量和市場份額的估算方法不科學;
- 產品或客戶過于單一(抗風險能力弱),或產品或客戶過于繁雜(專注度集中度不夠);
- 產品服務賣點亮點過多,泛而不精;
- 沒有依據的盲目樂觀地預計公司將在兩三年之后上市;
- 過分的作表面文章或文字游戲(如強調留洋博士、領導關懷、大會獲獎、眾多專家顧問);
- 過份夸張的公司名稱與項目名稱(如一個面向國內市場的初創公司起名為某某國際集團);
- 故意隱瞞事實真相,對項目本應該描述內容避而不談;
- 對資金預算描述不清楚或不合理,資金使用方向模糊;
- 預算中有昂貴的裝修和高級轎車等不切實際的開支項;
- 收入模式不明確;盈利模式的數字計算模型不清晰;
- 財務數據測算不準確,勾稽關系不合理,數據出入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