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業計劃書必須寫很長?
不一定如此。商業計劃書可以采取各種形式,只要有用就可以,即便里邊只有一些列表和表格,但是達到了吸引投資人的效果就可以。
2:商業計劃書很難寫?
其實并不是這樣。你只需要逐項列出你的關鍵戰略要點和要采取的關鍵戰術,以及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似的內容(如截止日期、任務、新推出或新網站以及必要的人員聘用),當然還需要標明預計的銷售額、成本、費用和現金流量等。把這些要點都寫清楚,瞧!這樣你就有一個商業計劃書了。
3:沒有人繼續定制商業計劃書了?
經營良好的企業一般會適時地進行商業計劃。 他們持續更新,制定簡明易懂、精益求精的計劃,還會按時每月進行審閱修改。 我在管理研討會上進行了多年的民意調查,結果發現最優秀的20%或30%的公司都有一個管理流程,其中包括精煉的商業計劃書以及進行定期審查和修訂。
聰明的初創企業知道使用基本的商業計劃來幫助他們梳理啟動成本、預計的早期銷售額和支出、現金流量、關鍵戰略點和里程碑。然后,他們會每月審查一次這些內容。
4:只有初創企業才寫商業計劃書?
誠然,運行良好的創業公司通常使用商業計劃書來幫他們確定下一步該怎么走以及需要什么資源。但這并不意味著成熟企業不能通過制定商業計劃來給企業設定發展的里程碑、未來戰略和財務預測。成熟企業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商業計劃,并經?;乜纯偨Y。企業發展得越好,它就越能從優秀的商業計劃中受益。
5:不必計劃,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
在現實世界中,一個好的商業計劃可以管控變化所帶來的風險。它不會讓你因為變化的到來而束手無策?,F實中可能每天都會發生各種變化和意外,而我們有了計劃后大可不用擔心,可以隨時根據實際情況修改計劃。
這就像籃球運球:如果你打算從一個方向運球,而另一隊來攔你,那么你從另一邊躲過就好了。制定計劃意味著你可以更好地應對變化,適時做出更快、更簡單、更自然的決定。
6:預測是沒有用的?
預測幾乎都不準。 但是通過預測,你可以立即比較自己預期的結果和實際發生情況之間的差別(我們稱其為計劃VS實際分析,或者說是變化分析),然后你做出商業決策來應對變化。如果銷售額好于預期?
你看看這樣的原因,并調整營銷手段和其他費用來擴大銷售優勢。 銷售額沒達到預期?那么 將你的計劃與實際情況進行對比分析,以求得銷售額實現大的突破。
7:你必須按著計劃走?
寫了計劃,就必須要堅持跟著計劃走,這種做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其實撰寫商業計劃書是為了幫我們樹立良好的商業意識,沒有必要在執行計劃時太過死板。良好的商業計劃是對企業的未來做一個大概的規劃,并且及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調整。
8:所有商業計劃書都需要進行市場調查?
我審閱了很多成熟企業的商業計劃書,其中很多都沒提到花里胡哨的市場調查。企業主必須了解自己的市場,并小心謹慎地查看自己所處的市場是否有利可圖。但是,一個企業如果一直都有良好的規劃,你就可以成為市場的“領頭羊”了。這個時候你就不需要在每個版本的商業計劃書中都寫一大堆市場調查的內容。
只有在特殊情況下,你才需要進行市場調查,以向外界證明你的企業是有市場的。例如,尋找投資的創業公司或申請貸款的企業可能需要進行市場調查。成熟的企業了解自己的市場和計劃,所以沒必要進行市場調查。
9:投資人不讀商業計劃書?
我在一家天使投資集團工作了八年。我們不會讀完所有提交給我們的商業計劃書,很多時候僅僅看完一些商業計劃書的摘要后就將其棄之高閣了,畢竟并不感興趣。而對于那些對我們感興趣的人,我們會邀請他們來進行商業計劃的路演,之后會進一步縮小名單。
對那些仍留在名單里的人進行盡職調查時,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研討他們的商業計劃書。對于這些人來說,他們應該在撰寫摘要和融資演講稿之前,先寫好一份商業計劃書梗概。沒有商業計劃書,融資演講稿和摘要就像是在沒有腳本時就拍了電影。最終,沒有一份商業計劃書的話,是打動不了投資人的心的。
10:沒有人需要商業計劃書?
嚴格來說,每個企業都需要一個計劃嗎?不是。但是,如果有一份良好的商業計劃書,企業可以從中受益匪淺。
很多人們,甚至一些專家們,都認為沒有必要寫商業計劃書,但這僅僅是因為他們的記憶還停留在十年前的那種內存超級大超級復雜的商業計劃書文件上。如果我們與時俱進、重新定義商業計劃書的格式,只在其中靈活記錄關鍵的企業戰略要點、里程碑和重要數據的話,那么估計這些專家都會同意我的看法——每個企業都需要有一個商業計劃書。